
官方微信号

图图微信号
2021-08-24 11:05:47 公务员考试网 //sx.huatu.com/xinzhou/ 文章来源:互联网
【导读】华图忻州人事考试网同步互联网发布:2021年公基备考资料:每日一练(8.24)更多资讯请关注山西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xiht),忻州培训咨询电话:400-0351-222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辩证的观点
D.全面的观点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
第二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解决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时,坚持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因此,选择A选项。
B项: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不属于认识论范畴。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辩证观点,形容看问题的眼光全面。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辩证的观是辩证法范畴,不是认识论范畴。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全面的观点属于唯物辩证法,不属于认识论范畴。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与“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意思是春天里,茂盛的树林新长出的叶子,催换着老叶、旧叶;江河中,前面的波浪主动“让位”给后面的波浪。
两句诗运用比喻,告诉我们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因此,选择D选项。
3.下列成语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A.白璧微瑕——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矛盾
B.叶落知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掩耳盗铃——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D.画龙点睛——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叶落知秋,意思是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表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此,选择B选项。
A项:白璧微瑕,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是事物的主次矛盾。A项错误。
C项:掩耳盗铃,意思是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属于唯心主义,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C项错误。
D项: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表明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不是主要方面。D项错误。
事业单位公众号
暖心图书放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