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huatu.com/zt/2020sxhtdz/static/picture/%E5%A4%AA%E5%8E%9F%E5%85%AC%E4%BC%97%E5%8F%B7.jpg)
华图微信公众号
![](http://sx.huatu.com/zt/2020sxhtdz/static/picture/%E5%B1%B1%E8%A5%BF%E5%8D%8E%E5%9B%BE%E6%80%BB%E9%83%A8.jpg)
山西图图微信号
2021-11-19 10:39:12 公务员考试网 //sx.huatu.com/xinzhou/ 文章来源:互联网
【导读】华图忻州人事考试网同步互联网发布: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1.19)更多资讯请关注山西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xiht),忻州培训咨询电话:400-0351-222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抓住关键期,及时施教?(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日常生活中,学会骑自行车会对学习骑三轮车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消极现象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3.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儿童思维出现可逆性是在(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该研究属于( )。
A.因果研究
B.相关研究
C.个案研究
D.纵向研究
5.在评价心理健康时,( )是不合理的判断。
A.个体的自控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B.智力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C.易受暗示者,心理健康水平低
D.对环境压力耐受性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答案及解析:
1.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身心发展规律。不平衡性是指心理的发展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不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发展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进程不同;另一方面,表现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强调教育中要抓关键期。故本题选B。
2.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迁移的分类。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结合题干学会骑自行车会对学习骑三轮车产生消极的影响,说明发生了负迁移。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题干中并未强调先后,而且特指“消极现象”,因此AB不选。故本题选D。
3.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具体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在这一阶段的孩子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是都得依赖于实物和直观形象的支持才能进行逻辑推理和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不能够进行纯符号运算。结合题干,故本题选C。
4.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研究方法。选项A,因果研究,因果研究是旨在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它是为了揭示儿童行为变化的原因。因果设计的主要途径是实验法。选项B,相关研究是通过应用相关系数,试图确定变量间关系的一种方法。选项C,个案研究是指对某一现象、事件或某个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选项D,纵向研究也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往往经过几年)内对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从而了解这些特征发展的规律或特点。因此,根据题干,可以直接排除CD选项,另外题干中并没有提到外在环境的刻意改变,仅仅只提到看电视和学习成绩两个变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可以排除A选项。故本题选B。
5.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1)心理活动的强度;(2)心理活动的耐受度;(3)周期性的节律;(4)意识水平;(5)暗示性;(6)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因此,选项B中的智力不属于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故本题选B。
(编辑:zhanghuij)华图教师公众号
暖心图书放送
下一篇:没有了